央视网消息:6月11日,国新办举行水旱灾害防御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。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负责人刘志雨在答问时说,预测预报是防汛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耳目和参谋。预测预报的三大重点目标,是尽可能提高预报精度,延长预见期,提高预报效率。
在提高预报效率方面,主要充分利用现在的信息化手段,完善业务系统,缩短预报时间。刘志雨还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,用以说明现在预报的站点大大地扩大了,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。
他介绍,1998年大水的时候,收集全国3300个站点的信息需要2个小时,中央当时做预报的站点不到100个,做完这些预报需要差不多2个小时,这样加起来需要4个小时。
现在借助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的建设,信息采集、网络传输、视频会商、洪水预报技术水平大大提高。目前,收集全国11万处站点的实时信息,大概需要10—15分钟的时间,制作或发布全国大概930条河流2300个站点的预报,也差不多2个小时。